聯(lián)系我們
首頁
中心概況
國內藏學
國際交流
專家學者
學術平臺
走近藏學
中心簡介
現(xiàn)任領導
歷任領導
組織架構
人才隊伍
重大項目
黨建工作
研究機構
科研動態(tài)
專家觀點
外事活動
國際藏學
珠峰獎榮譽獎獲得者
國內藏學專家
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
全國藏學工作協(xié)調會
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
藏學珠峰論壇
藏研中心專家講壇
重大調研項目成果交流匯報會
青年藏學會
首頁
>
國際交流
>
國際藏學
國外藏學概況
國外學術動態(tài)
國外藏學論著
譯文選萃
學術資源
國外藏學譯文集
第11屆國際藏學討論會綜述
2006年8月27日至9月2日在德國波恩市召開了由國際藏學會組織的第11屆國際藏學討論會,共有70多位中國學者參加了本屆討論會。
第八屆國際藏學討論會在美國召開
由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亞洲研究院籌備舉辦的第八屆國際藏學討論會(8th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ibetan Studies)于1998年7月25日至31日在美國印第安那州布魯明頓舉行。
第七屆國際藏學研討會漫記
舉世矚目的第七屆國際藏學研討會(7th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ibetan Studies)于1995年6月24日落下了帷幕。
第五屆國際藏學會議與會議論文介紹
第五屆國際藏學會議(V.lnternational Seminar on Tibetan Studies)于1989年8月27日至9月2日在日本成田舉行。
第一屆國際青年學者藏學研討會綜述
2007年8月筆者參加了英國倫敦第一屆國際青年學者藏學研討會。下面介紹研討會的基本情況,并藏區(qū)社會經(jīng)濟研究狀況。
法國藏學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
法國的藏學研究具有悠久的歷史,前后出現(xiàn)過數(shù)代著名藏學家。他們的成果甚為豐碩,在歐洲的藏學研究中處于領先的地位,在整個國外的藏學研究中也名列前茅。
奧地利主要涉藏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現(xiàn)狀分析
縱觀國外藏學的起源和發(fā)展,大致上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早期的傳教士為了達到傳教目的而對西藏進行了解和研究;第二種是由印度學的研究逐漸分出藏學研究的支派;第三種是國外學者對西藏文化或者對佛教文化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進而進行研究,逐漸成為一個研究學派;第四種是出于該國的各種需要對西藏進行研究,逐漸形成研究體系。
德國主要涉藏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現(xiàn)狀分析
縱觀德國的藏學研究起步的發(fā)展過程,其早期藏學與傳教士傳教的需要、吐魯番學研究和佛教研究以及印度學研究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主要涉藏研究機構和人員現(xiàn)狀研究
澳大利亞地處亞太地區(qū),有1990萬人口(Australia Statistics 2006 Census)。全國有40所大學,其中 37所公立大學,3所私立大學。
俄羅斯主要涉藏研究機構和人員概況
在西方國家中,俄羅斯是最早對西藏產(chǎn)生興趣的國家之一。
印度主要涉藏研究機構及人員概況
20世紀以來,隨著一些涉藏研究機構的產(chǎn)生,印度學界對西藏的認識和研究逐漸深化,也出現(xiàn)了一批從事藏學研究的學者。
加拿大主要藏學研究機構及人員現(xiàn)狀
加拿大地理面積997萬多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人口3161萬人(2006年)。
意大利藏學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
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向大家簡要介紹意大利佛教和藏學研究的歷史中最重要的部分。
近年來英文學界對元明清時期的康區(qū)研究述評
本文旨在對近年來英文學界關于民國以前康區(qū)歷史文化的研究作一述評。
西方藏學研究的新趨勢:區(qū)域化、多學科化與多元化
早在公元1世紀,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在其8卷本的《地理學指南》(Geography)中就論述了西藏西部的克什米爾地區(qū),并首次提到了“博塔”即吐蕃人。
第十三屆國際藏學會在蒙古國烏蘭巴托召開
7月21日,第十三屆國際藏學會在蒙古國烏蘭巴托召開。此屆藏學會由蒙古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國際藏學研究會、蒙古國立大學社會科學院、蒙古藏學研究會聯(lián)合舉辦。
1
2
推薦
科研動態(tài)
01
學術專題
02
資料庫
03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