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五重向度——以西藏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4-04-22 16:31:00 | 來源: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期刊 | 作者:金永兵 | 責任編輯:曹川川

【內容摘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以教育為基礎性、先導性手段,利用好有形的和無形的、物質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和現(xiàn)實的資源,進行全過程的立體式塑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最根本的向度有五重:政治與命運共同體意識、歷史與文化共同體意識、觀念與習俗共同體意識、審美與風尚共同體意識、語言符號與交往共同體意識。這五重向度涵蓋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在不同層面、不同面向上所蘊含的豐富內涵,能夠有力加強和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構建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關鍵詞】政治與命運共同體意識;歷史與文化共同體意識;觀念與習俗共同體意識;美與風尚共同體意識;語言符號與交往共同體意識

【作者簡介】金永兵,西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主任、中國文藝評論西藏大學基地主任。

【文章來源】原文發(fā)表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2024年第1期。知網(wǎng)提供全文下載。因微信排版需要,注釋及參考文獻沒有列出,引用請務必以原文為準。

正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是鞏固中華文化主體性、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題中應有之義,更是推動中外文明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解決好民族性問題,就有更強能力去解決世界性問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和民族地區(qū)各項工作的主線,構建了與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悠久歷史相呼應的強大話語體系,形成了關系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重大理論與現(xiàn)實命題,蘊含有熔鑄了民族血液的厚重歷史積淀和文化內核,既是理論范疇又是實踐路徑。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覺醒和形成,離不開有效的教育和培養(yǎng)。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持續(xù)不斷地開展有感有形有效的培育活動,包括愛國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認同教育,樹立每個公民的中華民族成員意識,進一步提升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通常,意識的形成是有階段性的:在獲得清晰而明確的思想形式之前,往往潛在地以文化習俗、生活實踐等歷史積淀的形式存在。以這些歷史積淀為基礎,經(jīng)由恰當?shù)慕逃蛯嵺`引導,意識才會覺醒,獲得清晰而明確的思想形式。意識的鑄牢又常常就建立在這種意識覺醒的基礎之上。從潛在的意識積淀、到意識覺醒、再到意識鑄牢,這個積累過程雖然漫長,但一經(jīng)形成,就能在無意識本能層面形塑和強化民族意識。因此,這里所談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并非局限于學校教育領域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整體性問題,是運用好教育這一基礎性、先導性手段,面向個體、家庭、社會,從物質、制度、精神等多層面、多維度構建處處是課堂、時時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立體式教育機制,實現(xiàn)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促進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感覺、認知、理解、意識和行為實踐的養(yǎng)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內容十分豐富、載體十分廣泛,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物質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和現(xiàn)實的,如何抓住重點,綱舉目張,這是值得重點研究的課題。

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內容與方式,有學者提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實現(xiàn)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jīng)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基礎?!币灿袑W者提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以源遠流長、內容豐富的中華文化為土壤,滋養(yǎng)著各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審美情趣、思想信念、知識體系”,等等。西藏作為我國西南邊疆民族地區(qū),民族成分眾多,宗教因素突出,促進新時代西藏的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fā)展必須將民族因素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來考慮。在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程就是“著力創(chuàng)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qū)”“努力做到民族團結進步走在全國前列”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西藏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親自主持召開第六次和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給予西藏特殊關懷,并在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十個必須”的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確定為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核心內容之一,這是對新時代西藏民族工作的深刻洞察和根本引領。在這一基本路線之下,如何通過教育鑄牢西藏人民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而加強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構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是新時代西藏民族工作的重要內容。具體來說,就是要抓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不同層面、不同面向上所蘊含的豐富精神內涵和復雜表現(xiàn)形式,注重從政治與命運、歷史與文化、觀念與習俗、審美與風尚、語言與交往等多重基本向度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第一重向度:政治與命運共同體意識。在中華民族形成發(fā)展過程中,民族實體逐漸與政治實體密不可分,二者利益高度趨同,最終成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政治與命運共同體。國家統(tǒng)一和社會穩(wěn)定既是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政治和文化傳統(tǒng),也是社會主義新中國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前提和基礎?!罢钦喂餐w——無論它在多大程度上是人為組織的產(chǎn)物——激發(fā)了對共同族性的信仰?!币欢ㄒ饬x上可以說,共同族性的生成離不開政治共同體的形成與存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也認為,民族“是一種想象的政治共同體——并且,它是被想象為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社會成員對當下政治權威和政治體制的擁護、認可和支持程度,是影響政治和社會穩(wěn)定的關鍵因素。政治與命運共同體包含國家意志、政治制度、治理體系、發(fā)展道路、意識形態(tài)等范疇,關系國家政治安全、領導體制、社會制度等重大問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核心內容,是解決其他層面共同體意識問題的根本前提。統(tǒng)一政體的建立顯然在民族共同體情感和最終具有內聚力的民族共同體的發(fā)展過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加強我國各族人民的“五個認同”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實現(xiàn)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思想根基,也是全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基礎、著力點和根本標志。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西藏時指出:“當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經(jīng)開啟,西藏發(fā)展也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只要跟中國共產(chǎn)黨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心協(xié)力,加強民族團結,我們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辫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教育各族人民堅定共同的政治信仰和政治道路,錨定共同的奮斗目標和歷史使命。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比绻f“強大的物質力量”集中體現(xiàn)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經(jīng)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那么“強大的精神力量”則體現(xiàn)在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56個民族對中華民族身份的自覺認同自覺維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堅決擁護。我們加強政治與命運共同體意識教育,就是要基于新的理論視角,緊緊圍繞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建設,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愛國主義的當代主題與時代內涵,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在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愛國主義精神最能考驗一個民族凝聚力、戰(zhàn)斗力,也最能浸潤一個共同體的歷史成色。在西藏,要充分挖掘和宣傳“廓爾喀之役”“江孜宗山保衛(wèi)戰(zhàn)”“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卓嘎央宗姐妹放牧巡邊”和“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等古今戍邊英雄們的英勇事跡,一代代雪域兒女保家衛(wèi)國的光榮愛國主義精神,推動各族人民深刻理解“多元一體”的豐富內涵,使“56個民族是基本層次的民族意識,中華民族是高級層次的民族意識”深入人心,并以“中華兒女”的集體身份和“血濃于水”的民族血脈,賦予各族人民強烈且歷久彌新的民族榮譽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令中華民族始終具有強大政治凝聚力和感召力。具體而言,要結合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西藏各族人民解放西藏、經(jīng)營西藏、建設西藏,推動西藏各項事業(yè)進入新時代的光輝實踐,引導各族群眾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來、感悟到黨的英明偉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推動“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沒有西藏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的樸素道理深入人心,使“中華民族”化為一種集體身份與尊嚴,成為一個能夠緊緊聚合各族人民所能感知、所持價值和所要致之于一體的政治與命運共同體的價值體系。 

第二重向度:歷史與文化共同體意識。除了政治性意識之外,民族生成發(fā)展中形成的“共同的準則、價值、記憶、象征”等文化、歷史維度也是民族共同體意識極為重要的內容。民族共同體發(fā)源于歷史發(fā)展中生成的共同的血緣紐帶,并在相同的地理環(huán)境、生活習俗、價值追求、文化氛圍的積淀中形成了具有高度共同性的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記憶,塑造著全體成員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標識。文化推動歷史,歷史積淀文化。對于具有悠久歷史、共同文化、相近傳統(tǒng)的民族來說,這種共同性塑造和強化了同一性的文化身份,而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個體民族成員會潛移默化地淡化其個體自我生成意識,并無形中強化了具有“我們感”的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文明存在,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就是中華文化不斷積淀逐漸生成的歷史。中華民族的歷史充分印證了我國民族與國家建構的強大凝聚力不僅來源于國家的政治力量,更來源于56個民族對中華文化的深度認同。歷史與文化共同體是中華民族最深沉、最厚重的共同體內涵,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和魂。有學者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就其文化本質而言,即是以‘共同體’為依托而對中華民族所進行的持續(xù)文化塑造,其中反映了中華民族對共在生存智慧的價值自覺,表達了對中華民族總體性文化聚合力的價值訴求?!边@就說明,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度,直接決定著“共同體”的凝聚力和構建力。深厚且堅實的文化紐帶升華了各民族的價值認同,并塑造出基本的中華民族生成體系和聚合模式。面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從中華文化中深度挖掘和整理各民族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共通的精神價值表達、共享的超穩(wěn)定社會生活結構,從更宏大的歷史格局和更深層次的文化基因上形塑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我們持續(x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強化中華民族主體性,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用唯物史觀考察歷史,就會認識到各族群眾是中華民族史的主體,是中華民族史的創(chuàng)造者。正是經(jīng)過長期交往交流和不斷融合,各民族互相影響,密不可分,共同鑄就了以歷史文化共同體為內核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各族群眾意識的獨特性在實踐中揚棄為普遍性后,融匯成民族生活的集體意識,以合力的方式推動了歷史發(fā)展,凝聚成中華文明的文化內核,形成集體性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西藏時指出,“西藏是各民族共同開發(fā)的,西藏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流貫穿西藏歷史發(fā)展始終?!笨脊艑W、歷史學、民族學、語言學、生物學的大量研究結果,充分印證出自遠古以來西藏與中原地區(qū)和其他民族有著廣泛密切的聯(lián)系與交融,而且處于相互生成的關系。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日喀則康馬瑪不錯遺址、阿里切熱遺址、札達格布賽魯遺址、當雄墓地,以及較早發(fā)現(xiàn)的昌都卡若遺址、拉薩曲貢遺址和藏北細石器遺址,無不都印證了西藏與同時期的長江、黃河流域文化遺址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lián)系。阿里噶爾縣出土的“王侯銘文”和茶馬古道、涼州會盟等歷史遺址,都充分印證了西藏的歷史發(fā)展始終貫穿了與其他各民族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上的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特別是文成公主遠嫁吐蕃,開啟了漢藏血脈親情的紀元。正是經(jīng)過幾千年的融合發(fā)展,西藏歷史文化刻上了鮮明的中華歷史文化烙印,成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歷史文化成為各民族歷史文化的聚合體,成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我們加強歷史與文化層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就是要大力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關系史發(fā)展史教育,感知和提煉其中蘊含的深層次的中華文化精神,以強大的中華文化自信,讓穿越5000年的中華文化成為各族群眾的情感歸屬,激揚文化兼收并蓄的開放包容性,激活習而未察又深入生活的共同文化意識,激發(fā)優(yōu)秀且具超越性的共同文化基因,激勵一點一滴超越個體小意識,形成民族大意識,鞏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歷史與文化根脈。 

第三重向度:觀念與習俗共同體意識。民族的共同體意識是一個從無意識產(chǎn)生、有感覺認知、有意識強化的過程,是個體和集體、自我與他者相互產(chǎn)生共鳴、共情、滲透,進而不斷強化認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個體的感覺認知、情感態(tài)度以及行為習慣與群體逐漸趨于基本一致,對共同體意識產(chǎn)生雙向奔赴的聯(lián)動效益。這種集體認同一旦形成,個體便會在意識和無意識層面自覺或不自覺維護和強化共同體意識。在歷史時空的綿延中,某一群體的共同體意識中往往表現(xiàn)著其中個體的思想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傾向,但同時使用共通的語言和符號,具有相似的思維模式,共享一套相近的文化規(guī)范、情感結構和生活價值觀,滲透在理性與非理性、意識與無意識各個層面。從這個角度上說,共同的歷史與文化傳統(tǒng)往往在其成員的現(xiàn)實日常生活中外顯為共享的觀念與習俗。正如蓋爾納指出的,“當且只當兩個人共享同一種文化,而文化又意味著一種思想、符號、聯(lián)系體系以及行為和交流方式,則他們同屬一個民族?!敝腥A民族的共同的生活觀念與習俗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發(fā)展根基,并不斷萌芽、確立、融合、重塑。自古以來,中國古代雖然朝代更迭,但文化傳統(tǒng)始終得到發(fā)展延續(xù),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隨著民族大融合得到了極具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的補充和完善,并逐漸統(tǒng)一化為更加完整、充滿活力、開放包容的生活價值和觀念習俗體系。比如,“吐蕃王朝與唐王朝之間交往甚密,以松贊干布為例,其思想由武力強逼轉變至‘漸慕華風’,追求內部統(tǒng)一并認同中國大一統(tǒng)概念。這一時期,吐蕃民眾對于人、生命、自然的看法,如‘天人合一’的和諧思想、‘十善’精神、法律十二條等人際倫理和道德規(guī)范都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價值體系中得以保留?!?nbsp;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奉行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思想觀念,深深根植于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土壤中,是各民族在交流互鑒中相互認同、相互欣賞的共識性共通性產(chǎn)物,是各民族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也與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庇^念與習俗既反映了個體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也上升為集體價值判斷的評價尺度和評價準則。我們加強觀念與習俗共同體意識教育,就是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引導各族群眾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踐行它,成為共同價值追求、獨特精神支持和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化于日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人們的社會認同或者說社會生活認同,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實的思想道德觀念與現(xiàn)實生活基礎。在西藏地區(qū),我們要通過觀念與習俗共同體意識教育,加強各民族在社會生活中彼此聯(lián)系的廣度和深度,深化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人口分布格局,促進大流動、大融居、大通婚,積極創(chuàng)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有利條件,構筑互嵌式的社會結構和生活與發(fā)展“多維空間”,營造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鄰居、結得成美滿姻緣的環(huán)境,以此強調并追求什么是最值得過的幸福生活方式,強調并追求多民族共通的生活觀念和習俗,強調并追求最能充分調動各民族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生活觀念和習俗,強調并追求內部具有充分多元性又始終貫穿著一條價值主線的生活觀念和習俗,強調并追求在社會現(xiàn)代化轉型中能夠與我國悠久的多民族歷史文化形成強有力紐帶聯(lián)系的生活觀念和習俗。 

第四重向度:審美與風尚共同體意識。人們對“美”的感知和審美能力并不是先驗存在的,而是隨著漫長的歷史演化,在不斷與美的對象進行交融互動的過程中作為一種特殊的能力培養(yǎng)出來的。因此,審美取向不是自律之物,而是始終與共同的集體記憶、集體情感和集體利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審美活動不但具有強烈鮮明的個體性,始終與個人不可分離,而且也是始終蘊含有審美普遍性,與他人和群體內在相通,審美活動是一個通過個體的情感活動而達到和實現(xiàn)人與人心靈普遍性共通性的共情過程,其中存在一種“所有人因其天性與諸認識能力的自由游戲而體驗到的心靈狀態(tài)的普遍可傳達性”。中華民族審美與風尚共同體意識是一個由審美個性與審美共性兩要素有機結合起來的心理共同體。交融越是深入和廣泛,各民族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審美交流也就越深刻、越密切,各族群眾的審美心理、情感傾向、感知結構越是具有“共通性”和“趨同性”,從而形成“共同感”。進一步說,不論從歷史還是現(xiàn)實來看,各民族文學藝術交融都是推動中華民族文學藝術繁榮發(fā)展的重要動力。自古以來,藏民族文化在形成發(fā)展過程中,與其他民族不斷交流、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其文學藝術、宗教哲學、藏醫(yī)藏藥、天文歷算等各種文化形態(tài),都深受中原文化的深刻影響,同時,也向中原不斷輸出新的文化內容和表現(xiàn)形態(tài)。比如,藏語相聲表演,積極借鑒、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戲曲、音樂和舞蹈等藝術,使藏語相聲豐富了藝術表現(xiàn)力。比如,唐朝興盛的“元和妝”,是將吐蕃女性“赭面”“椎髻”為特色的妝容與中原妝容融合得來。網(wǎng)絡信息的快速發(fā)展,更是實現(xiàn)了各族群眾審美信息交流、審美心理表達的方式多樣、多元、便捷,有利于各族群眾對不同民族的文化藝術之間的相互了解與理解,有利于發(fā)展和鞏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審美共同體。 

文學藝術是為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而創(chuàng)作的,反映生活的本質,提煉生活蘊含的真善美,從而給人以審美的享受、思想的啟迪、心靈的震撼?!白非笳嫔泼朗俏乃嚨挠篮銉r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jīng)受洗禮,讓人們發(fā)現(xiàn)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蔽覀兗訌妼徝琅c風尚共同體意識教育,就是要反映這個時代的真、體現(xiàn)這個時代的善、創(chuàng)造這個時代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美,以美育德、以美化人、以美潤心,培養(yǎng)各族群眾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增強文化藝術認知,凝聚集體價值共識,喚醒集體情感認同,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心理基石,壯大中華民族共同體主流價值,形成中華民族向心力與凝聚力。我們要生動實施具有廣泛認同感和共享力的中華文化符號和視覺形象工程,教育引導各族群眾在追求現(xiàn)代化生活的同時,大力發(fā)揚各民族審美多樣性的表達范式,發(fā)揚特色“各美其美”,吸收借鑒“美人之美”,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各民族之間的“美美與共”。在西藏地區(qū),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詩可以群”、文藝能夠“團結人民”的作用,把“以整體為美”“以和諧為美”以及有無相生、虛實結合、形神兼?zhèn)?、氣韻生動等?yōu)秀傳統(tǒng)審美意識和中華美學精神創(chuàng)造性地融入當代西藏文藝創(chuàng)作,努力創(chuàng)作能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xiàn)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具有西藏地域與民族特色的優(yōu)秀作品。 

第五重向度:語言符號與交往共同體意識。語言文字不僅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更是傳承和創(chuàng)新文化的基本要素和鮮明標志。物質形態(tài)具有易逝性和不穩(wěn)定性特點,正所謂“滄海桑田瞇塵土”。唯有把其符號化建構為特定的意義感知、體驗和表達形式,才能被真正凝聚、固化為民族意識的一部分,長久儲存在人們的記憶中。德國哲學家卡西爾認為人是符號化的動物,美國符號學家皮爾斯認為符號承載著人的一切活動的意義。不僅個人記憶需要符號,一個民族也需要把悠久燦爛的歷史和文化以符號化形式賦予知識積累和價值傳承意義。作為一種思維意識的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以符號為媒介來促使共同體的形成與發(fā)展。因此,中華歷史和中華文化漫長發(fā)展過程所形成的獨特的象征符號及其符號背后的意義體系、價值體系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這些文化符號不是自律的精神實體,而是物質實踐、民族歷史發(fā)展的精神載體。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說,民族共同體也可以說是“符號共同體”。正是通過符號化的過程,潛在而模糊的歷史文化積淀才能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形式,象征符號也因此成為民族意識的固有組成要素和顯性表征系統(tǒng)。 

在這些文化符號系統(tǒng)中,語言文字對于共同體的形成與維系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擁有全民族統(tǒng)一的語言文字,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鑄牢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基礎和強大動力維系。有學者指出:“中華文化符號按照大的類別可以分為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其中,語言符號就是我們熟知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即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它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文化發(fā)明之一和最重要的符號系統(tǒng)。”中華民族有著形態(tài)豐富的語言文化,縱觀中華民族歷史長河,歷代封建王朝很早就意識到語言文字的重要性,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在維護社會穩(wěn)定、加強和促進各民族交流等方面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自秦朝推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以來,各朝各代至今都以漢語言文字為主要交流語言文字,這已成為維系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年而不斷流的主要載體,有力促進了中華民族語言交往共同體的形成、發(fā)展與鞏固。” 

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并且,現(xiàn)代語言學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語言的邊界就是思想的邊界、思考的邊界,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的思維方式和問題的認知與思考方式。漢字不僅是具有交流溝通意義的文字符號系統(tǒng),更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字思維”,其與獨具中華民族特質的文化心理、人倫價值產(chǎn)生強烈的同向性、互動性,通過一代又一代的文獻記載、一頁又一頁的漢字閱讀、一次又一次的漢字書寫,一遍又一遍地把各族人民的思維活動帶入歷史現(xiàn)場和經(jīng)驗空間,持續(xù)激活和煥發(fā)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身份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族人民互相交往交流交融是前提基礎和主要路徑,為此,需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來提供可靠的知識理論供給與歷史文化傳承,打破語言文字壁壘,促進各族人民積累知識、感知歷史、浸潤文化、增進了解、溝通心靈,從而形成普遍共識和國家認同。我們加強語言與交往共同體教育,就是要把推廣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建設全民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基礎支撐、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和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有力舉措,抓住青少年這個未來、干部職工這個關鍵、各類就業(yè)群體這個主力,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堅持交往是基礎、交流是深化、交融是目的,形成“雪域家家學通用語”“萬里羌人盡漢歌”的良好風尚,促進全社會在潛移默化中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論述,是黨對民族工作規(guī)律性認識的深化,是我們黨民族理論與政策的巨大飛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和發(fā)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然要求,是黨的民族工作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wěn)藏”,在西藏這樣的邊疆民族地區(q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事關民族團結進步,事關國家統(tǒng)一與長治久安,事關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因此,必須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與教育,把中華民族骨與肉的血緣紐帶、本與根的文化命脈、血與火的愛國基因、強與興的歷史使命研究好闡釋好傳播好教育好,共同書寫“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時代新篇章。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