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語言學(漢文部分)——歧義結構處理

發(fā)布時間:2023-05-23 16:25:11 | 來源: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三)歧義結構處理

信息處理處理過程中對于短語以及短語結構歧義的研究,是機器翻譯正確與否的關鍵。相關研究有:拉巴頓珠、歐珠、祖漪清、裴春寶《藏語同形異音詞的消歧方法研究》(《中文信息報》第7期)一文,依據(jù)《藏漢大詞典》所列出的常用藏語同形異音詞,整理收集了465個同形異音詞,從372320個句子文本中統(tǒng)計出了同形異音詞的使用頻率,并分析藏語同形異音詞的構詞形式、分類以及在具體文本中出現(xiàn)的形式,提出具體消歧方法,其實驗結果為今后語音合成系統(tǒng)前端文本分析提供了參照。完么扎西、尼瑪扎西《試析現(xiàn)代藏語定中、主謂和述賓等結構歧義》(《西藏研究》第6期)一文,用計算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對短語結構語法(PSG)對現(xiàn)代藏語短語結構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藏語短語結構中的定中結構、主謂結構、述賓結構等存在結構格式導致的結構性歧義問題,為藏語語言教學、藏漢翻譯和藏語句法分析系統(tǒng)的研究和實現(xiàn)等提供了參考。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