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專著和有關書刊(漢文部分)

發(fā)布時間:2021-12-09 10:55:55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2016年度,出版了 64部關于藏傳佛教的研究專著或譯著、學術論文集,共42部集刊類的書中有涉及宗教哲學部分的內容。其中,藏傳佛教的研究專著當中教義教規(guī)的研究專著數(shù)量較少,僅有的幾部,也是修訂本或再版,而專題性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藏傳佛教的歷史、寺院、人物等方面。集刊類的書中,有幾部書是藏傳佛教的專題性刊物,收集了數(shù)量可觀的學術研究論文。

教義教規(guī)方面的專題性研究成果主要有何杰峰的《藏傳佛教判教研究》(巴蜀書社)一書,通過對佛教經(jīng)典典籍的探討和研究,論及藏傳佛教的教義。就佛教研究的現(xiàn)狀而言,對藏傳佛教經(jīng)典典籍的研究還處于相對薄弱的階段,因而本書希望通過對藏傳佛教判教研究,拋磚引玉,以起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展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魅力的作用。除此之外,涉及教義教規(guī)研究的專著,均屬于再版或修訂本。

宗教歷史方面,本年度出版的新書比較多,比如尹邦志的《藏傳佛教史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以生動、簡潔的語言講述了藏傳佛教的發(fā)展歷史,梳理了佛教傳入西藏后與苯教之間的紛爭和融通,揭示了藏傳佛教在融合印度佛教和漢傳佛教基礎上所作的創(chuàng)造和貢獻,分析了西藏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宗教的關系,并簡要介紹了藏傳佛教在當代的發(fā)展情況。還有沈衛(wèi)榮、侯浩然的《文本與歷史:藏傳佛教歷史敘事的形成和漢藏佛學研究的建構》(中國藏學出版社),以對藏文文獻的介紹和研究入手,通過對各種類型的藏傳佛教文獻分別在不同時期出現(xiàn)、形成和發(fā)展的描述,來討論藏傳佛教之各種歷史敘事的內容,及其建構和變化的過程,從而說明藏傳佛教文本的形成與藏傳佛教歷史的建構之間的緊密關系。同時從對源自西夏、元、明時期的漢譯藏傳密教文本的研究出發(fā),運用通過多語種佛教文本的對勘和分析來構建歷史的學術方法,成功地構建了藏傳密教于西夏、元、明三代傳播的歷史,并為漢藏佛學研究這一新學科的建構建立了一個可以效仿的榜樣。此外,本書還對國際藏學界于近二三十年來對藏文文獻和藏傳佛教歷史的研究及其成果,做了全面的介紹和評論,為從事相關藏學研究的學者提供一個翔實的參考和明確的起點。

肖耀輝、梁曉芬、王碧陶所著《云南佛教史》(云南大學出版社),內容包括對云南漢傳佛教、云南藏傳佛教、云南南傳上座部佛教和阿吒力教四大部分的介紹。云南佛教部派眾多,本書作者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檔案記載,并多次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漢傳、藏傳、南傳及阿吒力四大佛教部派在云南的傳入、源起、變革、發(fā)展情況作了歷史的梳理,較為全面地呈現(xiàn)了云南佛教的主要發(fā)展歷程,為云南佛教歷史的研究增添了一份扎實的文獻資料。

佛教寺院、人物的歷史文化方面,本年度出版的主要成果有:拉先加《格魯派主屬寺系統(tǒng)的歷史文化研究:以明清時期青海境內的寺院為例》(中國藏學出版社),以明清時期格魯派寺院之間的層級結構為主題,探討了格魯派主屬寺系統(tǒng)的歷史變遷與文化內涵;分析了其內在的“教”與“人”的因素及外在的政治因素、經(jīng)濟因素;提出“教”的因素即宗喀巴大師的佛學思想是格魯派在青海形成主屬寺系統(tǒng)的內在理論依據(jù),“人”的因素以及經(jīng)濟因素、政治因素影響著格魯派主屬寺分布格局的變化。基于這種主屬寺系統(tǒng)組織性的特點,格魯派在青海獲得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逐漸成為青海藏族地區(qū)主要的教派。本書的研究填補了格魯派主屬寺系統(tǒng)歷史文化研究方面的學術空白。

楊世宏、盧永林、盧紅娟編著的《西藏攝政策墨林活佛傳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通過梳理四世策墨林活佛的生平記事和傳承脈絡,敘述該活佛系統(tǒng)在西藏政教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力圖呈現(xiàn)清朝中央政府與西藏政教事務之間的緊密關系。

另外還有黃春和編著的《西藏丹薩替寺歷史研究》(文物出版社)。

本年度出版了一些佛學研究論文集和集刊類的書,其中有夏壩·降央克珠、魏德東主編的《佛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自 2011年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成功舉辦了“經(jīng)典翻譯與宗教傳播”“禪定思想研究”“戒律思想與實踐”和“菩提心思想與實踐”等四屆國際佛學論壇,集結論文成書三冊,是為《禪定》《戒律》《菩提心》。2015年召開的第五屆論壇以“佛性研究”為主題,就“佛性”的概念、內涵、歷史演變、修習實踐及現(xiàn)代價值等議題展開了系統(tǒng)的研討。13位學界耆老新秀細究臺、華、黃、禪、凈諸宗,奉獻 13篇論文結集成冊,是為《佛性》一書。該書總字數(shù)超 16萬,內容總觀大乘,貫通漢藏,深入經(jīng)論,別裁儒佛,暢談佛性,實乃不可多得佛教思想盛宴。

鄭堆主編的《藏傳因明研究 3》(中國藏學出版社)一書收錄用漢藏兩種文字撰寫的十余篇藏傳因明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11至 14世紀西藏寺院經(jīng)學教育》《論藏傳量學的系統(tǒng)理論特征及其在佛教聞思修體系中的地位》《藏族量理攝類學認識體譯解——以〈塞氏·攝類學〉為中心》《杜國庠因明、名辯研究比較》《剖析因明學論著對佛學的重要性》(藏文)、《論法稱所著〈釋量論〉》(藏文)、《桑浦寺創(chuàng)建年代考》(藏文)、《簡論“?!敝诸悺罚ú匚模ⅰ兑蛎髡撌街械挠骺嘉觥罚ú匚模?、《論因明學的發(fā)展》《從因考聲無常之理》(藏文)等。

鄭堆主編的《藏傳佛教教義闡釋研究文集——藏傳佛教與和諧思想研究專輯》(第五輯)(中國藏學出版社),包括《藏傳佛教和合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佛教教義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作用》《論藏傳佛教的和諧圓融思想——以“四攝法”為中心》《論〈入菩薩行論〉中的和諧思想》《藏傳佛教大圓滿思想中的和諧觀》《試析藏傳佛教的教內和諧因素》《從“四瑞和睦圖”淺析佛教教義中的和諧思想》《試論佛教“四無量心”思想對構建西藏和四省藏區(qū)和諧社會的積極影響》等文章,該論文集從藏傳佛教教義中的和諧思想入手,立足于社會主義社會的現(xiàn)實要求和藏傳佛教的現(xiàn)狀,探索了藏傳佛教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機遇和責任,對藏傳佛教教義中的和諧思想進行了符合時代要求的新詮釋,挖掘了藏傳佛教內部的和諧因素。

另外,本年度出版的《安多研究》(第十三輯)中也有幾篇涉及宗教的學術論文。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